關於家庭的敘述:
家庭是社會組成的最基本單位,亦是生產和消費的經濟單位,以及個人接觸最早影響最深的場所(這三者敘述最常與學校、社會、社區混考)
家庭是學習性別平等最初始的場所,亦是人類心靈的避風港及疲憊的加油站。(不是學校也不是社會)
家庭的功能:
- Mar 28 Sat 2009 10:34
第一冊3家庭的意義與功能
- Mar 28 Sat 2009 10:12
第一冊2生命旅程
人的生命旅程可以提到的內容非常廣泛:
出生(自然人與法人的區別)
成年
台灣民俗通常是指16歲、《刑法》規定年滿【18】歲(完全責任能力)、《民法》規定年滿【20】歲(完全行為能力)
- Mar 28 Sat 2009 09:57
第一冊1身心發展
人生五個階段:幼年期→童年期→成年期→老年期,國中生正是處於少年的【青春】期。
生理方面:第二性徵日益明顯
心理方面:思考能力愈完備、對公共事務開始有自己的見解、較重視同儕團體(同學、同輩)的認同與支持、對異性的興趣增加、較重視自己外表和穿著。
情緒不穩定:青春期的少年因課業壓力較大而情緒表現不穩定。(狂飆期)
- Jan 29 Thu 2009 10:53
何謂阿基米德支點
阿基米德有句名言:「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可以舉起地球。」(或有些版本是寫給阿基米德的槓桿原理:給我一個支點G和一根棍子,我就能翹起地球)
因此在經濟上或者重大決策上,有些時候決策者會形容只要找到關鍵的一點,決策者就可以改變現狀,挽救危機,但是阿基米德有找到那一個點嗎?沒有... 所以我也不認為找到單純一個點就能改變危機
- Jan 29 Thu 2009 10:45
何謂巴力門parliament
"國會"一詞是翻譯自英國的parliament(巴力門),而「巴力門」的原意是指發言(talk)或討論(discussion),並引伸為人們討論事情的會議或集會。故而,「巴力門」原是指一個商議或集思廣益的場所,或指一種辯論式的殿堂,且為可公開討論、審議政策及政治議題的論壇(forums)